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辽西地质古生物博物馆前身是地质陈列室,自2006年开始筹建,于2015年经辽宁省国土资源厅批准成立“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辽西地质古生物博物馆”,现为辽宁省丙级古生物化石收藏单位、辽宁省科学教育普及基地、中国煤炭学会科普教育基地、阜新市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博物馆现有建筑面积1600㎡,结合我校的办学优势和地域特色,划分为三个主要展厅,分别是2009年建成开放的一期地质矿产展厅、2012年建成开放的二期动植物化石展厅、2015年建成开放的三期有脊椎古生物化石展厅,珍藏有辽西热河生物群化石、河南西峡恐龙蛋化石、阜新恐龙足迹化石、丰富的矿物、岩石和煤样标本等。
本馆的建设旨在展示古生物化石的奥秘和古生物的多样性,再现生物进化及其与环境协同演化的历史,揭示生物进化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展示古生物学界的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同时启发和增进公众对自然历史和生命进化的兴趣和认识。本馆充分发挥辽西地区丰富的地质资源优势以及我校地质学科优势,着力建成集教学、科研、地学知识普及、地质资源保护于一体的新型博物馆。自2006年建馆至今,本馆经过不断的积累、改革、创新,已蕴育出以下4大特色:
1.刘氏原白鲟化石与拥有“活化石” 之称的中华鲟鱼共同展览,对比鲜明、将今论古。
2.展出百余件有国家一级、二级、三级文物级别的珍贵化石。
3.狭义的辽西化石改革创新梦,把建立“法律许可下的专一的科研性的命名与拍卖平台”作为改革创新的新开拓、新亮点。
4.广义的辽西化石改革创新梦,即化石能源开采的二次革命。倡导全力开展煤田、油页岩地下气化,使其逐渐成为我国能源的主流方向,振兴困境中东北经济、振兴全国的煤炭和地勘企业,甚至可以振兴困境中的中国石油勘探开采业。
博物馆秉承高校博物馆“面向高校和科研院所为教学、科研服务,面向社会开展地学科普教育”的两个面向宗旨,向社会全面开放。自2009年以来,先后接待企事业单位、中小学生等各界人士5万余人次。时光无言,化石为证。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辽西地质古生物博物馆,承载着地球往昔的厚重,也寄托着人类未来的好奇。在这里,每一块化石都封印着传奇。我们诚挚地邀请您,走进这座科学的殿堂,叩响地球的记忆之门,与亿万年的生命历史,进行一场震撼心灵的对话。
博物馆工作日工作时间对外开放,务请提前预约,并按博物馆规定时间参观。参观者需填写预约申请(见附件),审批通过后在约定时间由博物馆安排接待进入校园。
联系方式:18041856203 焦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