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目标与标准
1.1 学科发展定位
以创建世界一流特色学科为总体目标,围绕国际矿业科技和学术前沿方向,推进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在煤炭安全高效绿色开采、煤矿动力灾害防治、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等关键领域取得更大理论与技术突破;不断创新和完善人才培养体制与机制,打造适应国家与行业需求、有一定国际影响、国内地位突出的科技创新团队和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高级科技人才培养基地与科技创新服务基地。
1.2 人才培养目标与标准
1.2.1 培养目标
具有宽广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熟悉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历史与现状,了解并掌握矿业工程学科的最新进展和前沿动态,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宽广的专业知识,在相关领域或方向有深入研究,能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与建设、技术开发、生产管理与经营管理和教学工作。
1.2.2 学位标准
完成培养计划既定的课程任务;独立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评审与毕业答辩;参照《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期刊认定目录》,博士至少发表2篇特级和4篇一级论文,硕士至少发表1篇二级论文(申请1项发明专利相当于发表1篇一级论文);硕士英语六级考试成绩应达到400分以上。
1.3 学科优势与特色
矿业工程学科先后于1983年、1993年获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1999年获准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3年获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在煤矿绿色开采理论与技术、矿山安全与灾害防治、煤炭洁净高效利用技术等方面具有优势与特色。创立了矿井动力区划理论体系,构建了矿山智能开采技术体系,建立了矿井动力灾害多因素模式识别概率预测方法;创建了露天矿横采内排追踪压帮边坡稳定控制开采技术体系,研发了SMCAD资源控制开采系统,提出了基于随机过程理论的滑坡预警方法;提出了煤自燃量子化学、预防煤自燃阻化机理、均压防灭火理论与技术;创建了煤炭净化及煤系伴生物全组分洁净利用理论,开发了低阶煤提质、焦中煤碎磨矿再选精煤和回收高岭土技术。为煤炭行业安全高效开采及清洁利用做出巨大贡献。
2 基本条件
2.1 培养方向
1、矿井绿色开采理论与技术。主要包括煤矿智能开采技术、煤矿开采虚拟仿真技术、地质动力区划理论及应用。
2、露天矿绿色安全开采技术。主要包括露天开采与环境保护一体化设计理论、露天开采工艺系统可靠性设计理论、露天矿安全增效开采技术及应用、边坡稳定控制开采理论与技术、滑坡灾害预测预警方法。
3、矿山安全与灾害防治。主要包括矿井动力灾害统一失稳理论与技术,矿井火灾防治理论与技术、矿井瓦斯抽采理论与技术。
4、煤炭洁净高效利用技术。主要包括矿物加工理论与技术、矿物资源综合利用、功能性矿物材料、洁净能源与煤化工。
2.2 师资队伍
2.2.1 主要学术带头人简介
1、矿井绿色开采理论与技术方向
学术带头人张宏伟,二级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煤炭“653工程”首席专家,中国煤炭学会开采专业委员会委员,《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编委。
创立了矿井动力区划理论体系,建立了矿井动力灾害多因素模式识别概率预测方法。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等纵向项目20余项、企事业委托项目8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出版专著5部;参加《煤矿安全规程》的修订和《冲击地压煤层卸载爆破防治方法标准》的编写工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二等奖10余项。主持完成省级教改项目3项,发表教改论文5篇,出版教材3部;培养博士生20余名、硕士生150余名,培养省级优秀硕士论文3篇。
2、露天矿绿色安全开采技术方向
学术带头人白润才,教授,国家安全生产专家,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委员会露天开采专家委员,中国煤炭工业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露天煤矿安全专业委员会委员,《露天采煤技术》杂志编委。
构建了露天矿横采内排追踪压帮边坡稳定控制开采技术体系。主持完成“863”子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基金项目5项、企事业委托项目7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出版专著2部,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3项。参编教材一部,培养博士生9名,硕士生86名。
3、矿山安全与灾害防治方向
学术带头人王继仁,二级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有效候选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家安全生产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煤矿安全技术会诊突出贡献专家,辽宁省攀登学者,辽宁省首批领军人才,中国煤炭工业安全科学技术学会常务理事,瓦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火灾防治专业副主任委员,安全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高等学校安全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06年获国家安全生产管理监督总局颁发的煤矿安全技术专家会诊工作突出贡献奖,2010年荣获辽宁省首批领军人才荣誉称号。
主持完成国家“七五”~“十一五”科技攻关(支撑)专题1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与面上项目3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10项;出版专著7部;授权发明专利2项;参编国家标准1项;发表论文110余篇。
4、煤炭洁净高效利用技术方向
学术带头人任瑞晨,教授,国家“十一五”重大人才工程—煤炭物理加工技术”培训方向首席专家,中国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矿物加工利用技术协会专家委员,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理事。
主持校企合作项目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获批发明专利1项;获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二等奖1次。近三年招收博士、硕士研究生9名,毕业12名。
2.2.2 师资队伍情况
学科师资队伍情况见表2-1。
表2-1 师资队伍结构表
职称 |
专任教师人数 |
35岁及以下 |
36至45岁 |
46至55岁 |
56至60岁 |
博士学位 |
具有海外经历 |
女性人数 |
博导人数 |
硕导人数 |
教 授 |
18 |
0 |
6 |
4 |
8 |
10 |
3 |
2 |
14 |
16 |
副教授 |
21 |
6 |
8 |
5 |
2 |
15 |
3 |
2 |
0 |
19 |
讲 师 |
13 |
5 |
7 |
1 |
0 |
9 |
0 |
2 |
0 |
5 |
总 计 |
52 |
11 |
21 |
10 |
10 |
34 |
6 |
6 |
14 |
40 |
比 例 |
|
21.2% |
40.4% |
19.2% |
19.2% |
65.4% |
11.5% |
11.5% |
26.9% |
76.9% |
2.3 科学研究
2.3.1 主要科研项目
本学位点近5年承担项目总经费7600余万元,其中国家级项目16项,省部级项目33项,经费超过50万元的横向课题46项。
2.3.2 科研成果情况
本学位点近5年取得的科研成果情况见表2-4。
表2-4 本学位点近5年科研成果汇总表
统计起止时间 |
基 本 数 据 |
2011.4~2016.3 |
发表论文共 256 篇 |
在学术刊物发表 216 篇 |
在学术会议发表 40 篇 |
SCI、SSCI、EI、ISTP、A&HCI收录 60 篇 |
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平均发表论文 1.22 篇/年•人 |
出版学术专著共 3 部 |
出版译著共 0 部 |
获国家级奖共 1 项 |
获省部级奖共 35 项 |
获高校人文社科奖共 0 项 |
获其他科研奖共 17 项 |
获得发明专利共 11 项 |
科研成果转让共 74 项 |
科研成果被采用共 36 项 |
直接经济效益149000 万元 |
2013.4~2016.3 |
三年内拥有科研经费合计 4200 万元,平均每年 1400 万元 |
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平均科研经费 30 万元/年•人 |
2016.3 |
目前承担科研项目共 56 项 |
其中国家及国务院各部门项目 3 项 |
国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基金 7 项 |
国防科研项目 0 项 |
目前承担的科研项目的合同经费合计 800 万元 |
|
|
|
|
|
|
|
|
|
|
|
2.4 教学科研支撑
2.4.1 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
矿业工程学科2013年获批辽宁省一流特色学科,下设的采矿工程专业获批国家第二类特色专业;矿物加工学科2009年获批辽宁省重点学科、2012年获批辽宁省重点支持专业。2008年获批矿物资源工程专业课教学团队,2012年获批矿井自燃火灾和矿井瓦斯灾害防治省级创新团队。
学位点拥有的省级以上教学科研平台情况见表2-5。
表2-5 本学位点省级以上教学科研平台情况
序号 |
平台类别 |
平台名称 |
批准部门 |
批准 年月 |
1 |
省级重点实验室 |
矿山重大灾害防治与环境修复协同创新中心 |
辽宁省教育厅 |
201307 |
2 |
省级重点实验室 |
煤矿重大动力灾害防控协同创新中心 |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
201412 |
3 |
省级重点实验室 |
矿物加工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
辽宁省科技厅 |
200911 |
4 |
省级紧缺本科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
矿业工程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
辽宁省教育厅 |
200611 |
5 |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采矿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
辽宁省教育厅 |
200906 |
6 |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煤矿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
辽宁省教育厅 |
201407 |
7 |
省级工程研究中心 |
煤炭资源安全开采与洁净利用工程研究中心 |
辽宁省教育厅 |
201506 |
2.4.2 教学基地情况
学位点同神华集团神东公司、大同煤业股份有限公司、霍林河露天煤业股份有限公司等20余家现代化大型国有企业签订了联合培养协议,共聘请了37名企业专家作为兼职指导教师。实习基地和基地导师为本学位点研究生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实践条件。
2.4.3 实验室条件
本学科拥有的“采矿工程实验室”、“矿物加工与利用实验室”为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已建成“煤矿安全实验室”。实验用房面积为3629.7m2。拥有10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100余台(套),各型仪器设备820台(套),总价值4772.35万元。其中,进口MTS-815型岩石力学检测系统、X射线荧光光谱仪等27台(套)大型设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