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地球科学发展与工程科技创新需要,掌握数学、自然科学、力学的基础知识和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环境地质与灾害地质的专业知识,接受系统的地质工程实践训练,具有从事城镇建设、土木水利、能源交通、资源开发、国土防灾等各领域的工程地质勘察、地质工程设计、岩土工程施工与管理、资源勘探与开发、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等工作的能力,具备良好人文素养、科学素质和国际视野的应用创新型人才。学生毕业后5年左右,在地质工程领域能够成为技术或管理骨干。
目标分解:
1.掌握数学、自然科学、力学等基础知识和工程知识;
2.掌握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环境地质与灾害地质等专业知识;
3.掌握地质工程领域的勘察、设计、施工与管理等专业技能;
4.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5.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国际视野、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意识;
6.具备评价和解决地质工程领域中地质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的能力。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应满足如下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的要求:
1.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地质工程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工程地质勘察、地质工程设计、岩土工程施工与管理中的复杂工程问题;
2.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地球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和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工程地质勘察、地质工程设计、岩土工程施工与管理中的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能够设计针对工程地质勘察、地质工程设计、岩土工程施工与管理中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勘察、设计、施工与管理需求的详细步骤与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环境、法律、社会、安全、健康及文化因素;
4.能够运用科学原理及方法对工程地质勘察、地质工程设计、岩土工程施工与管理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实验设计、分析与数据处理、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能够针对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和灾害地质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地质工程相关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应用领域和范围;
6.能够基于地质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工程地质勘察、地质工程设计、岩土工程施工与管理等工程实践问题的解决方案对法律、社会、安全、健康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能够理解和评价工程地质勘察、地质工程设计、岩土工程施工与管理等工程实践对地质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地质勘察、地质工程设计、岩土工程施工与管理过程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规范,履行相应的责任;
9.能够在地质工程相关学科背景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能够就地质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书面和口头的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具备地质工程管理学与经济决策能力,并能在地质工程相关学科中应用;
12.具有自主、终身学习意识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三、主干学科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四、核心课程
构造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双语)、土力学、岩体力学、工程地质学、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勘察、基础工程与地基处理、岩土锚固与支挡工程。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认识实习、地质学基础教学实习、地质技能综合训练、岩土工程勘察与地质灾害评估综合训练、生产实习、地质工程设计综合训练、毕业实习(论文)、毕业设计等。
六、主要专业实验
普通地质学实验、土力学实验、岩石学实验、矿物学实验、岩体力学实验、水文地质学(双语)实验、计算机地质制图上机等。
七、修业年限
四年
八、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九、专业特色
地质工程专业的特色在于培养学生具有雄厚的地学基础和力学基础,不仅具有从事城镇建设、土木水利、能源交通、资源开发、国土防灾等领域的工程地质勘察、地质工程设计、岩土工程施工与管理、资源勘探与开发、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等工作的能力,而且对于分析、研究和解决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问题有着突出的优势,尤其在矿山水文地质领域有着传统的优势和鲜明的特色。